“高门大户或许看重女子和哥儿的清白,但我们这些普通人家没那么多讲究,木姑娘不过是被人救了,碰了一下身子而已,哪有那么多忌讳。”赵嫂子摆了摆手道。
顾霖眼眸微睁,赵嫂子的开明给他带来不小的冲击。
他不介意这些,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男子,而且在思想上受过现代的洗礼,所以对待所谓的贞洁并不在乎。
但他没有想到,无论是身为古代土著的赵嫂子还是赵大根,竟然对这些都不介意。
顾霖第一次感受到他们超越时代的思想,看着顾霖目瞪口呆的样子,赵嫂子笑了一下道:“这有什么好惊讶的,你以为天底下所有男子都和那些官老爷一样,不愁娶妻呢。”
顾霖回过神来,问道:“那嫂子你是同意这门亲事了?”
听了顾霖的话后,赵嫂子摇了摇头道:“这是一辈子的大事,我连木家人的面都没见过,怎么可能这么草率地同意了。”
忽地,房门被打开了。
顾霖和赵嫂子转头看过去,只见赵大根从外面走了进来,他看着赵嫂子,声音滞涩:“娘,您的意思是肯去府城见师傅他们了?”
即便刚才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,以及赵大根不告诉自己事实的原因,但赵嫂子仍旧没有给对方好脸色道:“我如果不去,你怕是能整日丧着脸跟在我身边。”
“娘……”听了赵嫂子的话,赵大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看到他这样,赵嫂子便来气道:“我和你爹都不是哑巴,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锯嘴葫芦。”
“怕我会介意木姑娘的事,你个兔崽子也不想想你是谁养大的,你都不介意,难道老娘会介意?”赵嫂子忍不住骂道。
赵大根听了赵嫂子的话后,心里十分动容,还生出了许多愧疚的情绪。
他想同自家亲娘说些什么,但赵嫂子却不想看到他,摆手赶道:“滚滚滚,看见你就烦。”
赵大根无奈,但看自家亲娘确实不待见自己,只好上前把手上的热水放到桌上,然后对赵嫂子和顾霖道:“娘,顾叔晚上早些休息,我先回去了。”
见赵嫂子和赵大根把事情说开后,顾霖便放下心回自己的寝卧了。
过了两日,县试的成绩出来了,郑颢又得了第一名,一连五场考试,郑颢的名字都名列榜首。
于是,在各个书院的学子的交谈中,郑颢的名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。
一时间,郑颢在县城的读书人中有了些许名气。
但郑颢仍旧冷静沉着,他先去和许秀才报了信,然后以要准备府试院试为由回家温书。
于是对郑颢感到好奇的五柳书塾和其他书院的学子,来到五柳书塾后,根本找不到郑颢的身影。
知晓木姑娘的事情后,赵嫂子原本坚定不移的心动容了。
紧接着,她便和赵大哥跟着赵大根去府城见木家人了。
十数日后,两人才从府城回来。
顾霖去县城门口接他们,看着两人笑容满面地从车上走下来,顾霖问道:“这是好事成了?”
赵嫂子点了点头,嘴角向上扬着,一直未曾落下,她对顾霖道:“我见了那木姑娘,样貌人品都好的不得了,大根这次走运了。”
见赵嫂子这般评价,顾霖便放心了。
紧接着,赵嫂子道:“婚事定在下一年,具体的日子还得再看看,不过我和木家的意思便是在府城办。”
顾霖的眼里划过几分疑惑,问道:“大根要在府城生活了?”
赵嫂子点了点头道:“他和木姑娘都想回县城,说要伺候我和你赵大哥,我和你赵大哥身强体壮的,哪需要他们伺候。”
“而且,既然能在府城待着,为什么要跑回来,大根的手艺只有在大地方才能吃得开,所以我让他们成亲后直接留在府城生活就好了。”
听了赵嫂子说的话,顾霖表示同意:“确实,就像我们从下河村搬来县城一样,府城肯定比县城方便繁荣,若能待下去还是不要回来的好。”
两人说着说着便回到家了,见赵嫂子和赵大哥脸上显出些许疲惫,顾霖让他们去休息了。
而后,顾霖转头来到郑颢的书房。
他走了进去,只见郑颢正站在桌后写什么东西,顾霖没有上前打扰他,只在旁边的书架上拿了一本游记,走到凳子前坐下看了起来。
书房里的书都是郑颢买的,除了儒家典籍外,郑颢还买回来不少杂书。
其中,顾霖最喜欢看的便是各地的游记。
一本游记并不厚,顾霖很快便看完了。
微微抬起头,想要放松一下自己微酸的双目,顾霖却看到了不知何时来到自己身边坐下的郑颢。
其实,早在顾霖走进书房时,郑颢便发觉了,但他对顾霖的脚步声实在熟悉,知道是他时便继续写字了。
顾霖放下游记,对郑颢道:“府试就在四月,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府城?”
如今三月末,郑颢早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