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他已经失去了许多,难道还让他失去玉环娘子吗?
&esp;&esp;杨玉环两次遣回娘家,李隆基食不甘味,夜不能寐。
&esp;&esp;那等滋味,他不愿意再品尝。
&esp;&esp;“杨国忠玩弄权术,残害苍生,虢国夫人、韩国夫人、杨铦、杨锜浊乱朝政,天怒人怨,一切富贵来源于贵妃。即便贵妃无过,也难辞其咎。贵妃娘娘当重回太真观。”
&esp;&esp;李瑄郑重其事地说道。
&esp;&esp;他看到龙辇中杨玉环我见犹怜的模样。
&esp;&esp;那垂眼抬眸的一瞬间,总是令李瑄觉得惊艳,他也永生难忘。
&esp;&esp;但他是天下人的李瑄,不敢对杨玉环有丝毫想法。
&esp;&esp;道号太真,这是杨玉环最好的归宿,本来被骂红颜祸水,祸国殃民的她,也会因此保住一命。
&esp;&esp;算是李瑄还了杨玉环的人情。
&esp;&esp;太真观虽不在兴庆宫中,但离兴庆宫只隔着一条长长的复道。
&esp;&esp;曾经杨玉环还是太真道士的时候,除了李隆基,没有人能走这条复道。
&esp;&esp;只是现在李隆基将兴庆宫中的道观都交给自己的女儿李虫娘打理。
&esp;&esp;杨玉环在黑暗的龙辇中,用明眸望着李瑄。
&esp;&esp;李瑄像是宣读她的罪过一样,令她芳心一痛。
&esp;&esp;但她也释然了,无非是花开花落,从此青灯古佛。
&esp;&esp;她号“太真”的时候,不甘寂寞。现在也许可以潜心修道,为杨氏和自己所犯下的过错赎罪。
&esp;&esp;她现在想知道李瑄会如何处理她的兄弟姐妹。
&esp;&esp;那深邃的眼睛,沐浴月光的身影,她的念想,终是一场错。
&esp;&esp;“不可以这样!七郎,念在我们君臣一场,不要将我和玉环分开。”
&esp;&esp;面对李瑄的强势,李隆基没有说软话。但关系到杨玉环的时候,李隆基一下抓住李瑄的手,像以前一样,呼喊“七郎”。
&esp;&esp;“贵妃娘娘若不受惩罚,天下将会失望,叛乱也会因此受影响,难以平定。”
&esp;&esp;李瑄用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。
&esp;&esp;“七郎,你这是想逼死我吗?”
&esp;&esp;李隆基气得差点从龙辇上跳下去,他猛然拍着车框,像是要失去理智一样。
&esp;&esp;“我也是为圣人考虑!杨氏必除,贵妃当为太真。终南山可以移动,但此事不可更改。”
&esp;&esp;李瑄一点不担心李隆基想不开。
&esp;&esp;他为了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生命,会昧着良心处死杨玉环。
&esp;&esp;历史上马嵬驿之变,那佛堂梨树下的芳华雕零,李隆基在落泪以后,大雨淋铃,继续南行。
&esp;&esp;所谓的生离死别,也仅此而已。
&esp;&esp;“你……”
&esp;&esp;李隆基指着李瑄,愤怒、心痛,他恨李瑄这个叛贼。
&esp;&esp;恨不得立刻杀死强行分开他和杨玉环的李瑄。
&esp;&esp;但此不是长安,飞龙禁军投降,边军不再听他的。
&esp;&esp;他能怎么办呢?
&esp;&esp;“我愿意前往太真观,为杨氏赎罪。”
&esp;&esp;最终,杨玉环从龙辇中起身,挪动步伐走出。
&esp;&esp;就欲下车的时候,她被李隆基一把握住。
&esp;&esp;“圣人,多谢您的宠爱。国家成这样,是妾身的罪责,妲己、褒姒亦未有妾身的过错大。请圣人保重!”
&esp;&esp;杨玉环拉开李隆基的手,含泪说道。
&esp;&esp;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。杨国忠和五杨在破坏大唐的根基,她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。
&esp;&esp;一死了之,难以救赎。
&esp;&esp;今后只有在太真观中,寸步不出。
&esp;&esp;“玉环……”
&esp;&esp;眼睁睁看杨玉环下马车,李隆基轻唤一声。
&esp;&esp;他害怕李瑄突然翻脸,没有勇气强行挽留杨玉环。
&esp;&esp;“带贵妃去马嵬驿辅楼休息!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!”
&esp;&esp;李瑄向亲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