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但那只是挑过头顶,终不离枪刃。哪像李瑄,不仅仅是挑过头顶,还将敌人扔飞出去。
&esp;&esp;辛云京还能看到吐蕃轻骑阵中乱作一团,明显是李瑄将敌军冲乱的。
&esp;&esp;这一刻,他对李瑄佩服地五体投地,果然和传闻中李将军一样,有万夫不当之勇。
&esp;&esp;其他唐军轻骑的心境和辛云京差不多。
&esp;&esp;主将这么勇猛,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?
&esp;&esp;辛云京率军入阵,将一名吐蕃士兵刺下马。
&esp;&esp;然后手持长枪,奋勇击战,只要被他盯上的吐蕃士兵,没有不被他刺死的。
&esp;&esp;其他轻骑紧跟而上,吐蕃轻骑在胆、势皆丧的时候,几乎被屠戮。
&esp;&esp;侧面的唐军轻骑,猛击而来。
&esp;&esp;陇右轻骑以骑射为主,是以皆配横刀。
&esp;&esp;这种在与铁骑鏖战的时候,很容易被冲散。
&esp;&esp;但轻骑的优势在于机动与骑射。
&esp;&esp;在敌军溃散的时候,横刀冲击,比长矛长枪更容易击杀溃兵。
&esp;&esp;“分散撤退,逃离唐国境内……”
&esp;&esp;不得已下,吐蕃千夫长只能这样命令。
&esp;&esp;他让麾下士兵分散逃离,这样才有可能逃出去一部分。
&esp;&esp;毕竟已经离吐蕃国境近在咫尺。
&esp;&esp;如果一味硬刚,或者聚拢在一起,他们迟早会全军覆没。
&esp;&esp;“呜……呜……”
&esp;&esp;断断续续的号角声从千夫长旁边传出。
&esp;&esp;吐蕃骑兵不再恋战,只管逃跑。
&esp;&esp;马上能扔的东西,包括水、干粮、盾牌、镰刀、绳索等,全部扔掉,减轻战马的负载。
&esp;&esp;更有慌张的吐蕃骑兵,将兵器丢弃,只管驭马狂奔。
&esp;&esp;一路又是追击数里,最终与唐军完全错开的时候,只剩下不到五百名吐蕃轻骑。
&esp;&esp;就在唐军准备利用骑射,继续追击的时候,李瑄发话:“辛将军,莫要再追击,随我一起支援南将军!”
&esp;&esp;吐蕃轻骑散开逃跑,想要全部追上,并不容易。
&esp;&esp;“遵命!”
&esp;&esp;辛云京以旗号令,趁太阳没有落山之际,没有受伤的八百多轻骑跟着李瑄,向积石城的正南方而去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吐蕃一人双马入唐国境。
&esp;&esp;在冲锋的时候,将备用马留在后方,由二百名吐蕃骑兵看管。
&esp;&esp;南霁云带着一千精骑,出积石城南门顺黄河而下,直接绕到这批战马后方。
&esp;&esp;守卫的两百名吐蕃骑兵猝不及防,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将备用马引走。
&esp;&esp;南霁云一箭射死吐蕃的百夫长,又手刃一名百夫长。
&esp;&esp;最终,守马的吐蕃士兵只有二十几人逃窜。
&esp;&esp;南霁云当机立断,下令一百名精骑,赶着这八千匹马,向黄河而去,然后沿着黄河回城。
&esp;&esp;剩下的九百精骑,与南霁云一起对抗南逃的吐蕃残兵。
&esp;&esp;在李瑄刚开始冲阵的时候,南霁云就与赞那相遇。
&esp;&esp;得知备用马匹被唐军掠走,赞那非常惊慌。
&esp;&esp;尽管备用马被牵离没多久,但赞那却无法去追击。他要想办法逃离唐军的围追堵截。
&esp;&esp;“万夫长,唐军虽不到千人,却俱为铁甲。我等士气低落,不宜硬战。属下率领一部分士兵牵制住唐军铁骑,您尽快撤离。”
&esp;&esp;麾下千夫长主动请缨,向赞那说道。
&esp;&esp;挺身而出阻拦唐军是为九死一生,可见他对赞那的忠心。
&esp;&esp;“也唯有这样了!”
&esp;&esp;赞那如果想要死战,之前肯定会救被唐军围住的士兵。
&esp;&esp;现在赞那只想迅速逃离,待下次整军,再一雪前耻,为勇士们复仇。
&esp;&esp;“你是我麾下最勇猛的千夫长,我希望你能活着回来。”
&esp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