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第一版主>情欲小说>大唐天将军> 大唐天将军 第22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22章(2 / 3)

堂只有他们父子二人,在外面说这样的话,定是大不敬。

&esp;&esp;李瑄听到李适之的话,摇头一笑。

&esp;&esp;李隆基的命可长着呢,即便经过安史之乱的摧残,依然能再活到将近八十岁。

&esp;&esp;父子二人,现在无话不谈。向李适之请教一些问题后,李瑄回到自己的院落练字、学习。

&esp;&esp;转眼间,半个月过去……

&esp;&esp;不久前,王维亲自登门,赠予李瑄一幅《长安游春图》,并附诗一首,感谢李瑄的赠诗。

&esp;&esp;被王维这样的大诗人赠诗赠画,李瑄喜不自胜。

&esp;&esp;当日,李瑄与王维畅饮,又连续几日在王维家中学习琵琶。

&esp;&esp;同时,李瑄还向王维请教音律基础。

&esp;&esp;因为李瑄将来要将“宋词”搬上来,需要根据曲调去填词。

&esp;&esp;这个时代的词与宋代的词平仄押韵有区别。

&esp;&esp;李瑄必须精通音律。

&esp;&esp;期间,李瑄还去拜访贺知章,与阅历丰富的贺知章交谈,李瑄受益匪浅。

&esp;&esp;但贺知章在政治上属于大学者类型。行事明哲保身,李瑄能理解。

&esp;&esp;他去拜访过李白两次,但李白一次不在家,一次在宫中。

&esp;&esp;有些遗憾!

&esp;&esp;几天前,李适之派遣至洛南县龙沙河的匠人,发现金矿。

&esp;&esp;虽然还不知金矿的规模,但消息传回长安,李隆基龙颜大悦,赏赐李适之锦千匹,金器三十件。

&esp;&esp;昨日早朝,李适之正式向李隆基提出“改年为载”。

&esp;&esp;尧舜以载纪年,夸耀李隆基是堪比尧舜一样的千古圣君。

&esp;&esp;如此马屁,拍得李隆基赏心悦目,看李适之的眼神,顿时不一样了。

&esp;&esp;立即让中书省起草召令,从天宝三年起,改年为载。

&esp;&esp;趁此时机,李适之请示李隆基,召吴兢、萧颖士等名吏入朝,李隆基欣然同意。

&esp;&esp;李适之上书加强考核郡守、县令的政令,选拔优异,惩处恶劣。李隆基更觉得李适之务实、能干。

&esp;&esp;当天晚上,李隆基令心腹宦官林招隐带着御膳珍馐来到左相府,奖励李适之的为国操劳。

&esp;&esp;之前只有李林甫可享受这样的待遇。

&esp;&esp;这一切,被李林甫看在眼里。

&esp;&esp;此时,李林甫将李适之视为眼中钉,肉中刺。

&esp;&esp;再这样下去,李适之必定威胁他的地位。

&esp;&esp;在右相府李林甫的寝居后面,有一堂弯曲,如偃月之形,他自称为“月堂”。

&esp;&esp;他每一次想要构陷大臣,就会在月堂苦思冥想。

&esp;&esp;若清晨的时候,李林甫笑颜而出,必是想到好计策,被盯上者,家破人亡。

&esp;&esp;在月堂静坐,李林甫思考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。

&esp;&esp;萧炅被贬,李林甫可以肯定是李瑄一手策划。

&esp;&esp;再结合最近李适之的言行表现。

&esp;&esp;还有长安流传左相七郎为少年才子。

&esp;&esp;一首《咏柳》,被幕僚解释后,气得李林甫血压飙升。

&esp;&esp;如此年轻,就有这样的才华、智计,使李林甫如芒在背。

&esp;&esp;月堂一夜,李林甫想到对付李瑄的方法。

&esp;&esp;翌日下早朝后,李林甫去求见李隆基。

&esp;&esp;“右相何事?”

&esp;&esp;在勤政务本楼中,李隆基接见李林甫。

&esp;&esp;“突厥那边近年来乱得厉害,虽然王忠嗣的计策在有条不紊的进行,但突厥诸部,各自为令。有时还犯边劫掠,杀害我大唐商人。值此关键时刻,臣为陛下推荐一名猛将。”

&esp;&esp;李林甫拜见李隆基后,回答道。

&esp;&esp;“边境不乏猛士。如果没有高明的谋略,对战局不会有帮助。”

&esp;&esp;李隆基没有立刻答应,他一心要灭突厥,完成历史性的壮举。

&esp;&esp;自开元二十二年突厥大臣梅录啜下毒谋杀毗伽可汗以来,突厥支离破碎,短短几年,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