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今年十六?”
&esp;&esp;萧檀点了点头。
&esp;&esp;萧珩:“可有老师为你教授课业?”
&esp;&esp;萧檀:“早几年有过,后来……”
&esp;&esp;后来安有良当道,只一门心思给皇嗣寻玩乐的法子,皇兄本身又是个不务正业的,自然没人管他上课的事。
&esp;&esp;萧珩挑眉,他面无表情时的模样总让人感到分外严肃,“那就是这几年都荒废了?从明日起,朕再给你找几位老师,如今你的几位皇兄皇弟都不幸罹难,你应当更加努力、发奋图强才是,以后寅时便起床读书。”
&esp;&esp;萧檀:“……”
&esp;&esp;好恐怖……
&esp;&esp;到底是谁上了他皇兄的身???
&esp;&esp;快下来啊!
&esp;&esp;送走了萧檀,李进喜与萧珩道:“陛下,当初安有良自长安逃往凤翔时,带走的除了国库的银两还有一批古玩珍宝,其中还有不少史籍,如今国库已派了人前去清点了,陛下可有要亲自查看的?”
&esp;&esp;萧珩略一思索,“《起居注》与《燕实录》可有?”
&esp;&esp;先前他忙着复国大业,对大燕从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只有一个粗略的了解。
&esp;&esp;如今他倒想看看自己后面的那几位皇帝具体都做了些什么。
&esp;&esp;尤其是被自己狠心夺走了“此生真爱”的萧珏后半生是否孤独凄惨,从此青灯古佛伴一生,最终孤独终老。
&esp;&esp;按道理来说帝王是不能查看起居注的,但现在萧珩说一,那些史官也不敢说二。
&esp;&esp;李进喜当即将萧珩要的东西都取了过来。
&esp;&esp;萧珩翻开史册,细细查看起来。
&esp;&esp;萧珏的庙号是高宗,谥号孝文帝。
&esp;&esp;根据史籍记载,高宗继位后,他专心于文治,借助萧珩先前打通的河西走廊,极力促进与西域的贸易,发展耕种生产,兴修水利,大燕的经济与文化一度达到了极盛,甚至有了通宵达旦歌舞升平的景象。
&esp;&esp;萧珏心思敏感、不善于舞刀弄枪,萧珩尚在位时,两人行事作风便相差迥异,政见也常有不同,但对于这位皇弟的政绩,萧珩无可指摘,他接着往下看。
&esp;&esp;高宗在位三十九年,一生共有二十三个妃子,总共生了三十几个孩子,后面甚至还抢了一个自己的儿媳,就他亲口所言“此生最爱”的女人便有八位。
&esp;&esp;晚年,回想起自己的一生,萧珏与身边人感慨道:“朕幼年时,太宗皇帝曾教导朕不要耽于一时情爱,如今看来,朕也算是不负先帝教诲。”
&esp;&esp;萧珩:“………………”
&esp;&esp;萧珏这一生,想必是十分不累了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凤翔的皇宫后有一处温泉山庄,是安有良当初方便皇帝享乐修的。
&esp;&esp;入主凤翔后,萧珩在温泉山庄设宴,宴请群臣。
&esp;&esp;此举一来是例行赏赐随他打天下的这批文臣武将,以表亲厚、信任,二来,他也要正式见一见凤翔这些个刚归附的朝臣。
&esp;&esp;殿内,七宝琉璃灯折射出碎金的光斑,金丝楠木案错落排开,正中央铺着西域进贡的朱红蹙金绣毯。
&esp;&esp;萧珩还未落座,便看见一侧的段云枫正在拉着李进喜说悄悄话。
&esp;&esp;萧珩看过去,“什么话,还需要背着朕说?”
&esp;&esp;段云枫躲闪地避开他的目光,李进喜则笑道:“世子体谅陛下旧伤未愈,不宜饮酒,特意嘱咐老奴将陛下的酒换成白水。”
&esp;&esp;“公公!” 段云枫眉头一皱,挤眉弄眼地冲李进喜小声道:“都叫你偷偷地做了,还说出来做什么?”
&esp;&esp;萧珩抿唇,轻“呵”一声,“世子这般贴心,都使唤起朕身边的人了。”
&esp;&esp;真当他尝不出酒和白水的区别?
&esp;&esp;萧珩落座后,乐池中的乐队奏响丝竹之乐。
&esp;&esp;萧珩举盏示意群臣不必拘谨。
&esp;&esp;凤翔归附的这批朝臣中有一些是当初随安有良从洛阳逃亡的,有一部分是后来新招募的官员,但无一列外,他们都侍奉过萧檀这个皇帝,因此他们心中还是十分担心会遭到萧珩清算,赴宴前未免心情忐忑。
&esp;&esp;但眼下见萧珩丝毫未摆皇
第一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