娘子,母亲还要忙着你弟妹们的婚事,已是八只手都不够用了,你就替母亲分分忧,好不好?”
&esp;&esp;要叫女儿每日守着账本和算盘珠子打交道,她是舍不得的。药材上的账目还算轻简好打理,却是家中一块重事,交给了徐问真,既省心,又有权,对徐问真大有助益。
&esp;&esp;大夫人目光温柔地细细打量着女儿,柔声道:“你祖母还说呢,自幼养出你一身的能耐,不用起来,都埋没了。将你的弟妹们交给你约束教管最好,你又能降服他们,他们最服你。”
&esp;&esp;正因有这份打算,大长公主才会交代将徐问月、十七娘之事交给问真来处置。
&esp;&esp;要让小辈们爱她、信她,又敬她、服她。
&esp;&esp;让真娘亲自处置徐问月,只是立威的第一步。
&esp;&esp;总有一日,这个家里的人,要如信服大长公主与她徐家宗妇一样,信服徐家大娘子,徐问真。
&esp;&esp;做大长公主最疼爱的孙女,当朝宰执、未来国公的女儿很好,做在留国公府乃至整个徐家说一不二的大娘子,更好。
&esp;&esp;徐大夫人温柔注视着女儿的眉眼,无人知道她正下定决心,要铺出一条纵享权力与富贵的路。
&esp;&esp;老子说欲将取之,必先予之。她的女儿已为徐家“予”了,理应当取得回报。
&esp;&esp;她不要那些富贵安稳的虚名,不要那些只凭良心的承诺,她要他们回报以权力,回报以尊重,回报以地位。
&esp;&esp;给她的女儿,给她唯一的,问真。
&esp;&esp;第3章
&esp;&esp;她这辈子需要低的头,早低完了……
&esp;&esp;徐问真并不知徐大夫人下定了怎样的决心,只缓缓道:“女儿知道,劳母亲为女儿操心了。十七娘这边有女儿照顾,您尽管放心。您替我转告祖母,我梳洗一番,换身衣裳便去向祖母问安,请祖母放心。”
&esp;&esp;徐家大娘子问真自幼被大长公主养在膝下,公主府的天家富贵,滋养灌溉出一株曾经名动京华的惊世牡丹。
&esp;&esp;如今已过韶龄,意气收减,岁月却在她身上增添了沉淀下来的从容平和。
&esp;&esp;徐大夫人看着她,目光便不由得柔软,手抬起到半空,又顿了一下,最终还是向下去,到十七娘头上轻轻摸了摸。
&esp;&esp;她一边为十七娘整理鬓发,一边问徐问真道:“你今日一早便打发人去接明瑞和明苓了?”
&esp;&esp;“昨日是我骑马回来,不方便带他们,回来后家里又乱,想着还不如叫他们先留在山里安稳。如今事情已差不多稳妥了,该将他们接回来。”徐问真这会才有些愁,“明瑞胆子小便不必说,苓娘自幼便没离开过我,哪怕胆气再壮还是个孩子,离了我只怕不安得很。”
&esp;&esp;徐明苓与徐明瑞是她双生弟弟徐见素的子女。
&esp;&esp;徐见素早年尚中宫独女昌寿公主,二人婚后不久,昌寿公主便有了身孕。
&esp;&esp;结果昌寿公主孕后期入宫时受了惊导致早产,因是双生子又加难产,最终因难产而亡。
&esp;&esp;两个孩子出生时瘦伶伶的,小猴子一样,好像只有人巴掌大。
&esp;&esp;徐大夫人忙着操办公主的身后事,徐问真便从山上回到家,照顾两个孩子到满月。
&esp;&esp;后来两个孩子都立住了,徐见素无续娶之心,几方商议协调后,决定将这两个孩子交给徐问真抚养。
&esp;&esp;从那之后,徐问真每年住在城中时间才长起来。
&esp;&esp;刚出家那三年,她几乎一直都在城外观中。
&esp;&esp;两个小孩从出生起就在她身边,从巴掌大点的小猴子长到如今能跑能跳、能说会道的样子,对她最依赖亲密,她对他们格外疼爱。
&esp;&esp;见她有些担忧,徐大夫人懊恼起来,暗悔自己不该提起此事,便宽慰她道:“你在他们两个身边安排的都是最妥帖不过的人,又是信春带足了护卫去接的人,万无一失了。你将他们撇下这一日,等他们回来,不知要怎么缠着你撒娇呢,你且等着哄他们吧!”
&esp;&esp;徐问真点点头,无奈叹息道:“自养了他们两个,真不知多操了多少心。”
&esp;&esp;徐大夫人笑吟吟道:“这是为娘的心。他们两个自幼随你生活,你说是姑母,与母亲不差什么了。”
&esp;&esp;她言罢,微微一僵,又极快敛去了,只是注视着女儿温和地笑。
&esp;&esp;徐问真
第一版主